慢飛家族-執行長  鄒輝堂

慢飛家族    執行長  鄒輝堂(右)

  人生的際遇,真是難以預料,原本已習慣於睡到自然醒的退休歲月,今年三月竟然出現轉彎。感謝天主的安排,感謝天主教台中教區蘇主教及董事會的聘請,有機會從嘉義社福退休三年後,以近70從心所欲之齡來到台中教區,與八家身障機構夥伴們共同為身心障礙弟兄姊妹們的服務而努力。南投草屯是我出生、領洗的地方,18歲以前在此生活成長,草屯天主堂則是我信仰生活的源頭,能回來故鄉服務,心中充滿感恩。

  對台中八家身障機構的印象,最初是在天主教啟智工作聯誼會的活動上,每年的活動,八家身障機構在執行長(徐世昭神父、李郁文教授、蔡惠玲女士)的帶領下參與,陣容龐大令人側目,而當輪到教區內的某一家身障機構主辦時,八家機構則全部投入一起承辦。這樣的組織運作讓人不僅在天主教啟智聯誼會,2023年由台中慈愛智能發展中心承辦衛福部身障機構聯繫會報時,也讓主管機關的社家署長官印象深刻,非常讚許與肯定。

  如要略述本人與這八家機構的淵源,立達啟能訓練中心是我第一個接觸的機構,立達與我在台北所服務的育仁啟能中心都是同一體系,也是由聖母聖心會潘爾溫神父所創辦。1981年立達準備要開始經營之前,主任陳玉屏修女還到台北來見習,我們當時就彼此認識。約略1988年,聖母聖心會將台北的事業(學校、社福)捐給台北教區,台中的事業本來就委託耶穌聖心女修會經營,後來也歸屬台中教區。兩機構雖分屬不同法人,但之間的互動還是很頻繁,1994年我和陳修女一同前往比利時參加會議,回台後共同發起成立天主教啟智工作聯誼會,我們的情誼至今已將近45年。

  成立於1982年的彰化慈愛教養院,雖不像與立達這樣的密切互動,但慈愛創辦人吳彩珠女士的名聲卻早就如雷貫耳,吳院長擔任啟智協會理事長時,我們共同在八卦山彰化高商的體育館舉辦1998年心智障礙者拔河比賽,有來自全台灣機構、學校68隊參加,盛況空前。本人擔任啟智協會第11屆理事長時,每年輪流在北中南舉辦育智獎頒獎典禮,獎勵平日無怨無悔照顧心智障礙的教保人員,2016年育智獎委託彰慈在彰化舉辦,剛好那年吳院長80大壽,所以兩個活動合併舉行,當天貴賓雲集。

  1988至1993年這5年間,台中教區陸續有四家機構成立,分別是88年的員林聖家與鹿港聖母聖心,還有90年埔里復活及93年的溪州聖智,當時本人還在台北服務,印象中,曾分別來過聖家幫忙機構評鑑及有關行政方面的建構(劉丹桂主教擔任聖家負責人時),還有聖母聖心10周年慶遊園會時,購買一幅書法家義賣的對聯,這對聯目前還掛在我家的客廳。由於育仁跟韓國有密切的交流,韓籍的柳貞順修女自然成為我們雙方的最佳翻譯。

  復活原本是在仁愛鄉霧社,曾去拜訪過一次,後來搬到埔里天主堂,921大地震後,有一筆捐款來自我們的日本拔河友人所募集。我和教拔河的長老教會蔡牧師二人開車從台北來到埔里,好不容易找到暫時租借在郊外的復活,將捐款送給復活。復活在中正路的新建院舍時,本人已來到嘉義服務,曾從嘉義開車來到埔里參加在附近國小舉行的周年慶。

  至於溪州聖智,在我人生歲月中,是一個遙遠又陌生的地方,只從天主教啟智工作聯誼會的活動中認識侯主任。目前來到台中教區服務,第一次踏進聖智的大門,就被八卦圖形的建築所迷惑,這建築本是天主教堂,建築年代已相當久遠。由於偏鄉啟智教養及早療服務的需求,台中教區在此建立服務據點,天主教堂成了多功能的用途,平常是聖智啟智中心服務場所,到了星期假日則恢復成為主日彌撒及教友活動所用。幾十多年過去了,時代的需求與政府的法規不斷的衝擊著我們必須隨之調整,但老舊的特殊建築仍有它保留的條件,所以另覓土地興建新房舍就成了聖智的急迫性任務。

  竹山玫瑰於2001年成立,如果沒記錯,立達的陳玉屏修女2005年退休後被修會派遣來竹山天主堂服務,同時也幫忙玫瑰的服務,個人去拜訪陳修女時,也看到玫瑰使用的空間真的很狹小。陳修女後來在鹿谷的秀峰天主堂整修後成立服務據點。她曾邀請我們這些啟智界的老朋友去秀峰二天一夜的聚會,至今難忘。

  台中慈愛過去是個人比較少接觸的機構,以前只聽說吳院長在台中成立慈愛分部,但沒有實地去參訪過。記憶中只有一次是因蔡執行長邀請過去幫忙機構自評,還有退休後受邀去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,但只有短短的二至三小時。

  展望未來的目標,身障福利機構與長照的銜接應已無法避免,如何在繼續追尋身障專業上的服務,研究發展跟上政府長照3.0政策成為我們必須重視的議題,當然,牧靈福傳與社福工作是一體的,這才是教會的最根源之處。

 

回首頁